更新更新時間:2025-03-04
瀏覽次數:169
熱策公司汽車產業用戶案例所執行循環腐蝕試驗的標準
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國家標準
GB/T 24195:規定了酸性鹽霧、“干燥"和“濕潤"條件下的循環加速腐蝕試驗方法,適用于金屬及其合金、金屬涂層、陽極氧化涂層、金屬材料上的有機涂層等。該標準中規定了兩種方法,方法A適用于多種材料,腐蝕過程分為酸性鹽霧腐蝕、干燥保持和潮濕保持三個階段;方法B主要適用于鋼板上的陽極涂層等。
2. 大眾汽車標準
PV 1210:是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車身與附件循環鹽霧腐蝕標準,適用于有涂層的車身、車身薄板、結構組件等試驗樣品的腐蝕檢測。試驗分為噴灑鹽霧、標準氣候保存、濕熱存放三個階段,試驗可以進行15、30、60或90個循環,然后評判樣件的腐蝕情況,包括腐蝕種類、形式以及進展情況。
3. 通用汽車標準
GMW 14872: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循環腐蝕實驗室試驗標準,適用于汽車金屬零部件,試驗過程包括鹽水噴霧、常溫存儲、濕度存儲、干燥存儲等多個階段。對于不同的零部件,如外飾零部件、內飾零部件、發動機艙零部件、車底零部件等,在每個循環中的噴鹽霧次數以及無表面腐蝕、無基材腐蝕的最高循環次數要求各不相同。
4. 克萊斯勒汽車標準
SAE J2334:是由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汽車腐蝕與防護委員會制定的裝飾用材料腐蝕實驗室試驗標準,適用于評價特定涂裝體系、基材、工藝或設計的防腐性能。試驗過程包括濕度存儲、鹽水噴霧和高溫存儲三個階段,對于腐蝕嚴重的外觀件和開閉件、駕駛艙及內部可以看到的零部件等,有不同的循環次數要求以達到無腐蝕或無功能損失的目的。
綜上所述,汽車產業的循環腐蝕試驗標準多種多樣,不同的標準適用于不同的材料和汽車零部件,這些標準的制定有助于保證汽車零部件的質量和耐久性,提高汽車產品的整體性能和可靠性。
循環腐蝕試驗方法可能會參考行業內的一些通用標準并結合自身特點進行調整和優化,以下是可能涉及的一些方面:
1. 試驗前準備
樣件選取與處理:根據試驗目的和要求,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汽車零部件或材料樣件。對樣件進行清潔、干燥等預處理,確保表面無油污、雜質等污染物,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對于金屬零部件,可采用溶劑清洗、擦拭等方法去除表面的油脂和污垢;對于涂層零部件,需注意避免損傷涂層。
試驗設備與環境控制:準備好符合要求的循環腐蝕試驗設備,如鹽霧試驗機、恒溫恒濕箱等,并確保設備運行正常、性能穩定。同時,要對試驗環境的溫度、濕度、鹽霧濃度等參數進行精確控制和監測,以滿足試驗條件的設定。
2. 試驗過程
鹽霧噴霧階段:將樣件放入鹽霧試驗箱中,按照設定的鹽霧濃度(一般為5%左右的氯化鈉溶液)和噴霧壓力進行鹽霧噴霧。噴霧時間根據試驗標準和樣件的具體要求而定,通常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噴霧,以模擬汽車零部件在海洋環境或含鹽潮濕環境中的腐蝕情況。例如,一些試驗標準可能規定連續噴霧數小時甚至數天。
濕熱存儲階段:鹽霧噴霧結束后,將樣件轉移到恒溫恒濕箱中,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進行存儲。溫度一般控制在40℃-60℃之間,濕度保持在95%以上,存儲時間根據試驗要求確定,一般為數小時到數天不等。此階段的目的是模擬汽車零部件在高溫潮濕氣候條件下的使用環境,加速腐蝕的發生和發展。
干燥階段:經過濕熱存儲后,將樣件取出放在干燥的環境中自然干燥或采用加熱烘干的方式使其充分干燥。干燥時間和溫度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通常在室溫下干燥數小時或在較低溫度下烘干一段時間,以去除樣件表面的水分,為下一階段的試驗創造條件。
循環重復:上述鹽霧噴霧、濕熱存儲和干燥階段構成一個循環周期,根據試驗的總時長要求,重復進行多個循環周期。通過多次循環,可以更真實地模擬汽車零部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長期受到不同環境條件影響下的腐蝕情況。
3. 試驗后評估
外觀檢查:在試驗結束后,首先對樣件的外觀進行檢查,觀察是否出現腐蝕斑點、起泡、剝落、銹蝕等現象,并對腐蝕的面積、程度等進行詳細記錄和描述。外觀檢查是評估汽車零部件腐蝕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能夠直觀地反映其在循環腐蝕試驗后的受損情況。
性能測試:除了外觀檢查外,還需對樣件的相關性能進行測試,如機械性能、電性能等,以評估腐蝕對其使用功能的影響。例如,對于一些結構件,可以進行拉伸強度、硬度等測試;對于電子元件,可檢測其電阻、電容等電學性能是否發生變化。
數據分析與報告:對試驗過程中記錄的數據,如溫濕度變化、鹽霧濃度、腐蝕失重等進行整理和分析,繪制相關圖表,如腐蝕深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等。結合外觀檢查結果和性能測試數據,撰寫詳細的試驗報告,總結汽車零部件在循環腐蝕試驗中的表現,為其耐腐蝕性能的改進和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總之,汽車循環腐蝕試驗方法是一個系統而嚴謹的過程,通過科學的試驗設計、嚴格的操作流程以及細致的數據分析,能夠全面評估汽車零部件的耐腐蝕性能,為提升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